电池顶刊
-
陈人杰/谢嫚Small: 用于高性能储锂/钠的石墨烯包裹的硒化钴空心多面体
得益于高比容量、高电化学活性和各种电子性质等优点,过渡金属硒化物被认为是锂和钠离子存储的一种有前途的负极。然而,在循环过程中,其较差的电子传导性和巨大的体积膨胀严重制约了其电化学性…
-
邰仁忠/李晓龙/朱大明ACS Nano: 一种超平坦、长放电平台的质子主导型可逆水系锌电池
水系锌电池(AZBs)因其成本低、安全性高,被认为是大规模储能技术中最有前途的候选电池技术。然而,目前开发的AZBs正极往往受到多价离子和复杂多相电化学的强烈电荷排斥,导致循环寿命…
-
袁帅/吕盈盈ACS Nano: 用于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高导电性、弹性和自愈性聚合物粘结剂
由于其高能量密度,硅基负极在科学和工业领域都引起了更多的兴趣。然而,传统的聚合物粘结剂和碳添加剂混合物不能成功地适应巨大的体积变化并在循环时保持良好的导电性。 在此,上海大学袁帅研…
-
浙大涂江平/张玲洁AM: 用于构建高效储能多功能碳复合材料的一步膨化碳化法
碳材料在电化学能量存储和转换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通过一步合成工艺制备具有可控形态、可调尺寸和可调成分的多功能碳基复合材料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此,浙江大学涂江平教…
-
中南王海燕/孙旦EES: 渐进成核机制实现稳定的镀锌/剥离行为
由于剥离后锌(Zn)负极上电场的不均匀分布,水系锌离子电池在重复循环过程中,严重的不可控Zn枝晶生长一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此,中南大学王海燕教授、孙旦副教授等人展示了一种全新的…
-
南开陈军院士最新Angew: 多光谱表征揭示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离子导电机理
由锂盐、聚合物基体和溶剂组成的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QPE)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然而,离子传导机制、溶剂分子的存在形式以及QPE不同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仍不清楚。 在此,…
-
中科大余彦ACS Nano: 通过与Fe合金化调控Ni的电子结构,用于Na-S电池高动力学硫正极
室温Na-S电池的缓慢转换动力学和严重的穿梭效应导致了一些棘手的问题,如倍率性能差、容量衰减快以及库仑效率低等,这严重阻碍了其实际应用。 因此,开发经济高效的电催化剂用于吸附可溶性…
-
冯宪平/倪萌ACS Energy Lett.: 用于废物-能量转换的热再生CO2诱导pH梯度电池
目前的一次能源发电系统产生了大量的废二氧化碳和低品位热量,对全球气候和环境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当前的碳捕集和存储技术(CCS)需要外部输入能量或质量来提取和存储未有效利用的废物…
-
上大吴明红/吴超等Small Methods: 二维阴离子纳米片填充的人工保护层实现无枝晶锌金属负极
金属锌 (Zn) 被认为是水系电池的理想负极材料,但会受到Zn枝晶的生长及其与水系电解液的副反应的阻碍,人工保护层的构建为解决与锌负极相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简便而有前景的策略。 在此…
-
范红金/宋卫星AM:逐层自组装生物大分子膜稳定锌负极,1.4万次循环!
锌金属负极的副反应是导致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电池寿命受限的严重问题。 图1. 锌阳极上LbL-(CS/SA)4膜的构建 首都师范大学宋卫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范红金等采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