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顶刊
-
中科院唐永炳AFM: 可充电钠/钾电中金属硫化物的储能机理、挑战及设计策略
钠/钾储量丰富且成本低,可充电钠/钾离子电池(SIBs/PIBs)已成为商业锂离子电池的有前途的替代品。至于关键的负极材料,金属硫化物 (MSx) 由于 SIBs/PIBs 应用的…
-
北京科技大学连芳AFM:“盐中聚合物”固体电解质新进展
成果简介 自1993年“聚合盐型”固体电解质被提出以来,对锂盐的苛刻要求限制了它的设计。近日,北京科技大学连芳(通讯作者)等人在材料研究顶级期刊Adv. Funct. Mater.…
-
刘俊/Jie Xiao连发两篇Nat. Energy,350 Wh/kg锂金属电池来了!
锂金属电池(LMB)因其高能量密度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尽管LMB的能量密度可以设计,但是其循环性能不可预测,各种原因可能导致了电池容量下降。然而,确切的原因尚未确定,更不用说采用…
-
周豪慎教授Angew:电解液加点MOF,实现固固转化锂硫全电池!
研究背景 锂硫(Li-S)电池自研究以来,研究者们就达成共识,即环八硫(cyclo-S8)正极在醚类电解液中会经历逐步溶解-沉积的过程。广泛的研究集中于从导电基体(石墨烯、碳纳米管…
-
ACS Energy Lett.: 阳离子溶剂化对水性多价离子电池聚酰亚胺负极电荷存储性能的影响
在用于水性单价和多价离子电池的有机电极中,聚酰亚胺(PI)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候选材料,因为它在不同的电解质溶液中都具有高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 目前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聚酰亚胺负…
-
牛津大学Nat. Commun.: 通过操作拉曼显微光谱表征锂离子电解质
自 1990 年代初期锂离子电池 (LIB) 的商业开发以来,它们已被用于当今社会所依赖的许多应用中。近年来,对锂金属电池 (LMB) 等“超越锂离子”技术的研究也大受欢迎,随着政…
-
崔屹JACS:电位法测量溶剂化能及其与锂电池循环性能的关系
电解液在锂离子电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几乎影响着电池性能的方方面面。然而,人们对电解液的认识,尤其是对Li+的溶剂化作用的认识还远远滞后于它的意义。斯坦福大学崔屹等人介绍了…
-
Nano Energy:单溶剂电解液实现高压锂离子电池长期稳定循环
锂离子电池的常规电解液由六氟磷酸锂(LiPF6)、碳酸乙烯酯(EC)和碳酸甲乙酯(EMC)等有机碳酸酯组成,由于其低氧化稳定性,只能提供4.2 V的上限工作电压,因此,严重阻碍了高…
-
Nano Energy:通过丙烯腈电聚合调节锂金属电池中锂沉积
众所周知,在液态电解液中的锂沉积总是伴随着阴离子和溶剂的化学和电化学分解。分解产物瞬间钝化锂表面,形成具有显著体积膨胀的多孔结构(即苔藓状锂)。这些连续的寄生反应还导致锂金属负极的…
-
ACS Energy Lett.:无机涂层能否用作水系超浓电解液的稳定SEI?
为水系锂离子电池开发稳定的共形固体电解质界面(SEI)一直是人们期待已久的梦想,以支持无毒环保储能技术的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最近引入了水系超浓电解液,因为其独特的溶剂化结构允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