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顶刊
-
Science重磅:液流电池登顶!
由于有机材料的合成可调性、自然丰度和固有安全性,在水系液流电池(RFB)中使用有机材料越来越有吸引力。具有可逆氧化还原反应的能力是材料用于电化学储能装置的先决条件,到目前为止,电化…
-
三星Nature子刊:揭秘硅-石墨复合负极衰退机制,8.7 Ah软包电池稳定循环!
成果简介 高能量电池的耐久性是电动汽车进入市场的先决条件。尽管在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硅负极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采用硅-石墨复合负极的全电池的快速容量衰减限制了其应用。 近日,韩国三…
-
锂电又发Nature,哈佛大学攻克锂枝晶难题!
金属锂因具有高的容量和能量密度,而被认为是锂离子电池中最理想的负极材料,而单晶LiNi0.8Mn0.1Co0.1O2 (NMC811)则被认为是下一代的正极材料。NMC811正极与…
-
孙艳明&刘烽Nature Energy:最高纪录!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突破18%!
▲通讯作者:孙艳明教授、刘烽 ▲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溶液处理体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由于具有成本低、重量轻、透明和灵活等优点,已成为无机太阳能电池的一种…
-
崔屹&鲍哲南最新AM:双溶剂化电解液推动锂金属电池实用化!
研究背景 锂金属具有低电极电势(相对于标准氢电极为-3.04 V)和高比容量(3860 mAh g-1),是高能电池系统的最终负极选择。然而,实际锂金属负极的应用受到其循环性差的阻…
-
AEM:固态电池储能材料的机械化学设计
固态电池的商业化需要材料合成的升级以及包含固态电解质、正极活性材料、粘合剂和导电添加剂的电极复合材料的混合。 受近期文献的启发,其所采用的研磨和分散工艺对固态离子导体的最终离子传输…
-
Adv. Mater.:Fe-N配位结构助力锂硫电池快速氧化还原转化
关键的缺点,包括氧化还原动力学迟缓和多硫化物(Li2Sn,n = 4–8)的不良穿梭,严重恶化了高能量密度锂硫(Li–S)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中南大学韦伟峰教授、北京工业大学Nin…
-
AM:一种防止碱金属枝晶形成和提高CE的通用超分子化策略
碱金属具有低电位、高容量的特点,是下一代电池理想的负极材料,但存在着枝晶生长和低库仑效率(CE)等问题。实现均匀的金属沉积和具有可靠的固态电解质界面(SEI)是克服这些问题的基本要…
-
Small Methods:红磷涂覆的碳纳米管膜夹层加速锂硫电池中多硫化锂转化
在隔膜和正极之间设置导电夹层是是捕获多硫化锂(LiPS)以提高锂硫(Li-S)电池性能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 香港理工大学Lawrence Yoon Suk Lee教授、韩国崇实大学…
-
AFM:基于拓扑化学自氮化实现的异质结构用于可充锂化硅-多硫化物全电池
基于金属氮化物的异质结构一直是锂硫电池中有效的多硫化物介质。尽管如此,迄今为止开发的这些异质结构主要依赖于以腐蚀性NH3或合成含氮试剂作为氮源的高温氨化,这会带来潜在的环境危害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