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杨阳Angew:SiO₂纳米颗粒诱导的抗冻水凝胶电解质助力锌碘电池在低温下实现完全可逆的四电子转移机制

由于具有高比容量,四电子转移的水系锌碘电池在大规模储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传统水系电解液的冰点限制以及反应动力学迟缓,在零下温度下实现四电子转移机制仍然是一个挑战。

基于此,2025年3月16日,厦门大学杨阳等人在国际知名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题为《SiO2 Nanoparticles-Induced Anti-Freezing Hydrogel Electrolyte Enables Zn-I2 Batteries with Complete and Reversible Four-Electron-Transfer Mechanisms at Low Temperatures》的研究论文。

在此,作者开发了一种抗冻水凝胶电解质(HC-SiO₂),通过高浓度电解液(1 mol Zn(OAc)₂ + 21 mol LiCl,简称HC)与二氧化硅(SiO₂)纳米颗粒的自发凝胶化制备而成,从而实现了准固态锌碘电池在低温下的完全可逆四电子转移过程。

分散的SiO₂纳米颗粒与负离子之间的丰富相互作用扩大了离子对之间的距离,减少了紧密离子对的形成,并降低了冰点(-60.7°C)。

此外,准固态水凝胶电解质结合了降低水活度和破坏氢键网络的优点,有效抑制了I⁺的水解,同时抑制了冰晶的形成。

此外,使用低浓度的Zn(OAc)₂与高浓度的LiCl相结合,通过减少传统基于ZnCl₂的浓电解液中的强离子相互作用,增加了自由Cl⁻的可用性,从而提高了I₂/I⁺转化的反应动力学。

得益于对离子相互作用、水活度和Cl⁻活度的协同调控,HC-SiO₂水凝胶在-20°C下实现了490.9 mAh g⁻¹的高容量,并且具有超过11000次循环的持久寿命。

这些发现为推进实用型低温锌碘电池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SiO2 Nanoparticles-Induced Anti-Freezing Hydrogel Electrolyte Enables Zn-I2 Batteries with Complete and Reversible Four-Electron-Transfer Mechanisms at Low Temperatures,Angew. Chem. Int. Ed.,2025.https://doi.org/10.1002/anie.202502005

厦门大学杨阳Angew:SiO₂纳米颗粒诱导的抗冻水凝胶电解质助力锌碘电池在低温下实现完全可逆的四电子转移机制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