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赵君梅Angew:指导设计具有较少固有反位缺陷的富锰磷酸盐正极材料

Na₃MnTi(PO₄)₃中的严重电压滞后现象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这一现象是由结构中占据钠空位(Mn/Na□)的Mn²⁺的固有反位缺陷(IASDs)决定的。

然而,目前仍缺乏减少IASDs的通用指导原则,用于设计高性能的Na₃MnTi(PO₄)₃体系。

基于此,2025年3月17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赵君梅等人在国际知名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题为《Guiding Design of Mn-Rich Phosphate Cathodes with Less Intrinsic Anti-Site Defects》的研究论文。

在此,作者发现Na₃MnTi(PO₄)₃体系中Mn/Na□ IASDs的产生主要与结构中的钠空位和较弱的Mn-O键有关。钠空位越多,Mn²⁺占据钠位点的概率越高。

同时,Mn-O键越弱,Mn²⁺就越有可能迁移到其他位点,最终导致Mn/Na□ IASDs的形成。

为了减少Mn/Na□ IASDs,作者提出引入具有较低价态(相对于Ti⁴⁺)、较低电负性(相对于Ti⁴⁺)且在Na₃MnTi(PO₄)₃体系中具有良好固溶度的掺杂剂。

基于这一指导原则,作者选择了几种掺杂负离子(包括Cr³⁺、Ti³⁺、Fe³⁺、V³⁺),以构建富钠环境并增强Mn-O键强度。在各种掺杂剂中,V³⁺替代Ti⁴⁺导致了最强的Mn-O相互作用,从而最有效地抑制了Mn/Na□ IASDs的形成。

基于这些发现,作者进一步开发了一系列钒掺杂的富锰磷酸盐正极材料,Na₃.₃₊yMn₁.₁₅VᵧTi₀.₈₅₋y(PO₄)₃(0.1≤y≤0.25),作为钠离子电池的有前景的候选材料。

Guiding Design of Mn-Rich Phosphate Cathodes with Less Intrinsic Anti-Site Defects,Angew. Chem. Int. Ed.,2025.https://doi.org/10.1002/anie.202502758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赵君梅Angew:指导设计具有较少固有反位缺陷的富锰磷酸盐正极材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