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
-
超燃!中国学者一天狂揽5篇Science正刊!
一、加州理工学院郭秋实Science:纳米光子铌酸锂中的超快锁模激光器 研究显示,锁模激光器(MLLs)产生的超短脉冲的峰值功率远远超过其平均功率。然而,驱动超快纳米光子电路的集成…
-
浙江大学,再发Nature!
7月18日,这所学校刚发Cell,三天后再发Nature,并且,累计到目前共发表了7篇CNS(包括1篇Cell,2篇Science以及4篇Nature)。这所学校势头正盛,它就是浙…
-
娄阳ACS Catal.:二维 1T-MoS2边缘位点促进马来酸酐选择性加氢
江南大学娄阳等人课题组报道二维 MoS2 用于非均相选择性加氢马来酸酐 (MAH),一个工业上重要的加氢反应, MoS2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催化活性达到100%,并且产物琥珀酸酐…
-
催化顶刊集锦:Angew./JACS/AFM/ACS Catal./Small等最新成果
工业上氨生产主要依靠Haber-Bosch(H-B)工艺(反应条件:400-500 °C,20-40 MPa),而电化学氮还原反应(NRR)生成氨可以在环境条件下进行,并且可以减少…
-
张杨松/蒲贤洁ACS Nano:摩擦纳米发电机+深度学习实现颈部运动检测
颈部运动的状态反映了颈部的健康状况,检测人体颈部运动状态对医疗智能具有重要意义。实用的颈部运动检测器应该是可穿戴、柔性、节能和低成本的。 在此,西南科技大学张杨松副教授、重庆大学蒲…
-
四单位联合:双原子电催化剂最新AFM!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Xiaolin Li,高能物理研究所郑黎荣,巴黎萨克莱大学Jinbo Bai和西北大学屈云腾等人报道一种界面包覆策略,其可构建单分散双原子金属位点(Fe、Cu 或 …
-
木士春Angew.:Os-OsSe2异质结构内建电场用于酸性和碱性HER
武汉理工大学木士春等人报道采用DFT理论计算发现,具有中和功函数 (WF) 的 Os-OsSe2异质结平衡强 (Os) 和弱 (OsSe2) 吸附剂之间的电子态,并双向优化了 Os…
-
吉大崔小强/范锦昌Angew.:金属Rh上原子分散的MoOx促进碱性电催化析氢
吉林大学崔小强和范锦昌等人报道使用一锅溶剂热法合成锚定在 Rh 金属上的原子分散的 MoOx 物种,由此产生的界面结构最大程度地暴露氧化物-金属界面,导致具有超高碱性 HER 活性…
-
李映伟/房瑞琪ACS Catal.:金属氧化物稳定的杂单原子用于氧化裂解异丁香酚
华南理工大学李映伟和房瑞琪等人报道一种原位沉积策略用于将杂单原子(hetero-SA) 固定到金属氧化物载体中;多种表征证明原子分散的Ir 和 Cu 原子通过共价 Ir-O 和 C…
-
南大Nano Research:F掺杂稳定Fe-N-C催化剂Fe³⁺位点用于提升CO₂ 还原
南京大学胡征,杨立军和吴强等人报道构建F 掺杂的 Fe-N-C 单位点催化剂(SSCs) ,F的吸电子特性可以稳定 Fe3+ 位点。F掺杂导致FECO-电位曲线从Fe-N-C的“火…
-
无金属也催化!赵炯鹏/姚向东最新Chem!
成果介绍 富缺陷的碳材料因其在各种电化学反应中显示出优异的性能而成为研究热点。长时间以来,碳缺陷被认为是一类具有高活性的催化反应位点,其电催化性能甚至可以媲美贵金属电催化剂。然而,…
-
大连化物所/厦大JACS:电位驱动的 Cu 单原子重构以促进电化学还原硝酸盐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王爱琴,杨小峰,刘伟联合厦门大学李剑锋等人报道通过使用原位 X 射线吸收光谱与电子显微镜,揭示合成的 Cu-N4 单原子催化剂重组为约 5 nm 的纳米颗粒,其能…
-
南理李强/段静静ACS Catal.:用于高活性和选择性 CO2 电还原的原位活化In催化剂
南京理工大学李强和段静静等人报道一种衍生于InOOH 纳米片的原位活化In纳米电催化剂,用于在超低过电位下实现高活性和选择性 CO2RR。该In催化剂催化的CO2RR的产物主要为甲…
-
北师大ACS Catal.:理论计算揭示反应机理:Pd13@TiO2界面处将CO2光催化还原为CH4
将CO2光催化转化为增值太阳能燃料是解决能源危机和全球变暖的有希望的解决方案。最近的实验研究表明,TiO2表面负载的Pd纳米颗粒对CO2转化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但其反应机制仍然未…
-
催化日报:8篇顶刊!崔春华、王艳芹、刘犇、唐亚文、王志江等人
1. Nat. Catal.:阐明分子筛催化甲醇和氯甲烷转化为烃的自由基和含氧化合物驱动途径 了解甲醇和氯甲烷的分子筛催化转化中的烃生成需要先进的光谱方法来区分控制C-C键形成、链…
-
华科/佐治亚理工Small:具有超高活性位点利用率的Fe-NC催化剂用于高效ORR
Fe-NC单原子催化剂(SAC)是一类有前途的用于氧还原反应(ORR)的电催化剂,具有取代Pt基催化剂的巨大潜力。然而,由于SAC的Fe负载有限以及内部活性位点的不可接近性,只有一…
-
连发2篇Science吐槽科研压力大,喝瓶红牛继续肝,身体崩溃送急诊!答应我,爱自己!
积劳容易成疾 亚洲学生普遍勤劳,这大概和耳熟能详的‘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等故事有关,优良传统。到了科研阶段,也是如此,全世界公认华人科研工作者是超级勤劳的。 不知道何时起,…
-
李亚栋院士/雷永鹏最新Angew.:制氢效果不佳?来掺杂点P
成果展示 将CO2光还原为太阳能燃料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但是存在催化剂催化效率低和选择性差的问题。基于此,清华大学李亚栋院士和王定胜教授、中南大学雷永鹏教授等人报道了通过选择…
-
东华大学NML:调控Cu与g-C3N4的比例,显著提高产物中CH4/C2H4比值
借助Cu基催化剂将CO2电还原为高价值的烃类和醇类,是一种很有前景的CO2捕集和利用技术。Cu-SACs催化剂对CO2RR中的各种还原产物表现出高选择性,但其制备过程通常涉及高温热…
-
Nano Letters:非晶化诱导In2O3中的阳离子交换,促进CO2光催化转化为乙醇
阳离子交换反应(CE)是一种绿色、温和的反应方法,可以精确地调控主体材料的结构和组成,同时保持其尺寸和形状(特别是对于金属硫化物、硒化物和碲化物)。CE反应产生的杂化结构通常表现出…